网络导航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心理学家王登峰、张伯源在《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一书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经归纳如下:

(1)了解和悦纳自我

了解自我是指对自己的性格、能力、优势和弱点都能够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不会对自己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没有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因而能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即使在生活中发生了难以补救的缺憾,也能泰然接受,对自己有较高的满意度。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则容易对自己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当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时候,就不能愉快地接受自己,会陷入没完没了的自责,让烦恼、沮丧侵蚀自己的生活。

(2)善于与人相处

接受他人,悦纳他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与人交往时能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意愿,在与他人沟通时能够使用有效的言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良好的互动中,自己被他人认可,融入集体之中,在享受友谊、信任、尊敬中获得价值感和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总对他人吹毛求疵,对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度敏感地猜疑、嫉妒、畏惧、敌视,则难以体验到被群体容纳后的安全感,不利于完成自我同一性任务。

(3)能够接受现实

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且能够主动适应现实;对生活环境能够做出客观认识和评价,并且能够与其保持良好的接触;有信心应对和妥善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逃避,不以幻想替代现实;对于不可能获取的东西没有奢望和贪求。

(4)有生活热情

珍惜和热爱生活,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聪明才智,寻找人生乐趣,获得价值感的满足和激励。

(5)能够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喜不过于骄狂,遇忧不沉湎于悲绝,有了成绩不妄自尊大,遇到挫折不贬毁自己一无是处。保持乐观、开朗、平稳的情绪。

(6)人格完整和谐

人格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统称。

人格的健全完整是指其行为受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意识有目的的支配,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行为举止是和谐统一的。因此,人可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客观适宜的评价,悦纳自己的;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适度表达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友谊;能够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获取成就。

(7)心理行为符合生理年龄

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是同步进行的,在人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都需要完成相应的心理成长任务。例如:大学生的生理年龄已经跨入成人之列,其心理行为就要有成人的意识和举止。过于依赖和放纵的心理行为,就是一种与当前生理发育不相符的心理发育停滞,这种停滞必将影响完成大学学习任务,影响青年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