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导航

2014年优秀班主任之京剧系张莉莉老师——有大爱,方能育人

=个人简历=

张莉莉,女。汉族人。

1988年起,张莉莉老师在国戏任教,期间在国外生活学习十年。回国后任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班主任一职,所带班级在专业上有很大的进步与成绩,她本人也因为自身人格魅力而广受学生喜爱,学生们大都亲切地唤她“妈妈”。

张老师曾教过很多留学生,其中包括在2000年获中央电视台国际京剧票友大赛金奖的小林美由纪。

2005年张老师荣获加拿大省政府颁发的“中国优秀艺术家义工奖”,表彰其在对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中所做出的贡献。

她言——京剧是魂

张莉莉老师,任中国戏曲学院2011级京剧系班主任。1988年开始在国戏任教直到现在,她一如既往地是那个将如春风般明媚微笑挂在脸上的人,一个待学生如子女的人,一个将京剧艺术几乎视为自己生命的人。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京剧,而后便一发不可收地喜欢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1979年,她还是一个机灵劲儿十足的小姑娘,带着最初的热情进入了江苏戏校。在那里,她越来越能看清自己前方的道路,也幸运地邂逅了自己的恩师新艳秋,即程派传人。更加有意思的是,张莉莉老师最终成为了新艳秋老师的关门弟子,也是新艳秋老师最满意的徒弟之一。

张莉莉老师专攻程派,在这一方面更是卓有建树。在艺校期间就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京剧艺术“培养年轻一代”项目的入选者,而后又因为其不俗的表现在江苏地区小有名气,有关部门甚至成立了专门的乐队,加大力度着力培养她做新一代程派接班人。

人生的转折发生在1985年,张老师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上大学,这三个字于她的意义并不简单,一方面意味着她要离开自己的恩师、熟知的环境只身北上;另一方面是她几乎要放下在江苏省已有的成就,迎来崭新的开始。不舍与决绝,这就是她的生活态度,永不止息,永不满足。怀着一颗热血赤胆心,在北京,她又开始了新的逐梦历程。辗转数载,无非是为了她心中的京剧艺术。

她言——最重要的是从业者的本分

1999年至2010年,十年时间,张莉莉老师因为家庭原因旅居国外。这十年,也是她脑海中最浓墨重彩的十年。一个传统的京剧艺人,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于她心灵上的抨击无疑是巨大的,在最初的时候,她一度感到惶惶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在异乡的土地上,自己深爱的京剧艺术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但这种现象很快就有了改观,令她欣喜的是在当地也有很多的戏迷票友,大多数是华裔,也有一些对中国戏曲有浓厚兴趣的外国人。第一次登场时,张老师优美的唱腔、娴熟的技巧就为她赢来了满堂彩。之后的新闻发布会、演出接踵而来,她先后在加拿大的文化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讲课、演出,与此同时她也拥有了自己的一批学生、粉丝。大戏《锁麟囊》是最让她印象深刻的一场,单枪匹马,灯光、演员、音乐全由她一人操守负责,最终登场前人山人海,现场一票难求的景象是她忍泪难忘的。

旅居国外的她忘不了自己作为京剧从业者的本分,她无数次在想,京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究竟缺少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宣传力度和表现形式。于是她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将京剧与西方音乐剧的形式结合,加入交响乐的因素,在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伦敦大学等地演出《窦娥冤》这类传统剧目。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当即得到了热烈的反响。有人给她的评价是“她带来了艺术由荒漠到生机盎然的质的转变”。京剧影响力的扩大,是她辛劳探索之后,眼中最美好的事。

 她言——家庭与工作,我选择后者

虽然人在遥远的西方,可是她却从未忘记自己来时的方向,而且时间越久,对故土的渴望就越炽烈。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家庭与工作似乎是一对永远存在的矛盾体,而张老师还是一贯的独立果敢,选择了后者,怀着希冀,回归北京。

刚从国外回来的她自然是对国内的许多事情不甚了解的,接过做京剧系班主任这一任务时,她有过迟疑,怕自己不足够有能力带好那些学生,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她又欣然接受了。她认为从陌生到熟悉,用以过渡的就是“爱”,就是责任。这样一想,她便觉得自己应该将从西方习得的一些品质,与本土的东西结合,教授给孩子们。不仅仅是学好专业,更加重要的是提高整个人的气质和素质。

张老师很有意思的一个特点就是,她总会把开学第一课作为一堂“人文教育会”,她认为西方很多思想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对人有很大的教化作用的,比如西方人的团队意识、我们本土的付出精神,这些对于人的习气养成至关重要。

在管理班级上,她十分推崇适当的“放养”策略——将事情交由班干部或者全体同学一起去做。每一个月召开一次大会,一周一次小会也已经成了习惯。渐渐的,班里同学的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她带过的班级,整体素质评价都是比较高的。

她言——为人师要有“四心”

张老师是一个十分具有个人魅力的人,她会将每一件事都做的非常完美,恰到好处。也会让每一个和她接触过的人都有种舒服轻松的感觉。这就是她所遵守的“言传身教”,无论是从衣着,还是言行举止上,都要给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有益的影响。

她总结了为人师表要具备的“四心”即责任心、爱心、耐心和信心,她自己也在不断坚持,一直践行。她说作为老师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责任,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良心”二字,所以在教育学生上,她一直坚守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单的原则,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们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她的班里,除了对艺术自身的感受力有差距之外,绝对不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也不会有非常差的。“全都要抓,孩子送到这儿,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不能辜负。”这是她说的最多的话。

她说做老师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来爱,而且“爱”这种情感本身就是相互的,你给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班里的同学没有一个惧怕她或者与她有情感上的距离的,大家私下里都亲切的喊她“妈妈”,这无疑是让人感动又欣慰的。在这个问题上,张老师还分享过一个小故事,班里有一个很单纯的男孩子,有一次和她因为一件小事顶嘴,过了不一会儿又哭着跑回来向她道歉,理由就是他让老师失望了,他不争气。张老师至今说起这个故事眼里都隐隐泛着泪花,男孩的主动道歉于她而言何尝不是一次回报呢?是的,对孩子们的好都是会被看在眼里的。

“我自己没有孩子,所以我更加疼爱他们。他们虽然不是我生养的,但是来到国戏就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干嘛不给彼此愉快的四年时光呢?”张老师笑着说。

他们说——师如母慈

采访张老师带过的同学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很有爱心、善良、温暖、脾气好、像妈妈一样”这样的词语。期间还有几个同学说了几件张老师做过的让人记忆犹新的事,听来全是温馨感动:

1.张老师心疼没吃早饭的同学,怕对他们身体不好,就把自己的早餐分给学生吃。

2.自费带着孩子们出去吃火锅。

3.从国外给孩子们带巧克力。

4.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无条件地给有需要的同学加课。

5.给女孩子们带小礼物。

……

以下就不用一一列举,因为同类的事情太多太多。

在张老师看来这都是自己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小事,但是对于离家久远,北上求学的学生们而言,这都是像家一样的温情。在采访一个同学,让他讲讲与张老师之间有趣的经历时,她想了很久,给出的回答是“太多了,一时竟然想不起来。”而且在访问其他同学时,大家给出的一致评价就是“张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言语间是止不住的温暖与爱。

作为老师,至此,已经是偌大的成功了。

一个老师,宁愿为了艺术选择求索与孤独;

一个老师,将学生视为自己的骨肉与至亲;

一个老师,总会把最和善的一面给所有人。

这就是张莉莉,得一师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