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徐锵,女,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硕士,戏曲作曲专业。2000年留校任教。现任音乐系戏曲作曲教研组组长,戏曲作曲专业讲师。戏曲作曲班班主任。曾获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从2005年研究生毕业至今,一直参与各种音乐创作。
获奖作品
黄梅戏《半边月》(作曲之一、配器),在2000年安徽省第六届艺术节上获得剧目一等奖;
黄梅小戏《梦里杏花天》(作曲)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二等奖;
小剧场京剧《祝福》(作曲、配器)获第八届中国戏剧节音乐(作曲)奖。
人物作品
黄梅戏《半边月》(作曲之一、配器);
黄梅小戏《梦里杏花天》(作曲);
小剧场京剧《祝福》(作曲、配器);
创作的儿歌《小草帽》、《小扇子》入选《小朋友心中的歌》(已出版);
黄梅戏电视剧《郎对花姐对花》(作曲);
器乐曲:琵琶与乐队《品戏》(作曲)于2007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并出版。
出生在戏曲世家,徐锵老师从小接受了许多关于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从而喜欢上了音乐。与很多从事戏曲创作或表演的艺术家反对子女学艺不同,父亲徐代泉毫不犹豫地将他的爱好也传给了女儿,他的一双儿女的名字都带上了戏曲音乐的色彩,儿子叫徐冬,女儿叫徐锵,合起来为“咚锵”,徐锵老师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从小练习琵琶,中专毕业时面琵琶演奏和戏曲作曲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后者,并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毕业之后,一直想成为人民教师的徐锵老师,决定留校教学,在戏曲作曲并不那么热门的年代,担任中国戏曲学院的教师。从岁月青葱正当时到年过而立为人师表,十五年的时间,她用温柔的讲解,严肃的教导,细心地引领,带出了一届届的学生,用心灵做学生们一生的导师。
戏曲作曲这一行干起来是既苦且难的,苦是苦在熬人,难则难在从事戏曲音乐需要掌握的东西太过宽泛。因为如此,学戏曲音乐的人总是特别少,过去的唱腔和戏曲也便由器乐演奏人员等来完成,直至50年代,国家提倡戏改,专业的作曲才进入剧团。起初,戏曲作曲家针对传统的戏曲进行整理和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西洋作曲的精华,经过长期的民间采风,完善传统的戏曲,而后的一批戏在原始唱腔上,文学性和音乐性皆有提升。随着戏曲的逐渐受重视,从小众文化搬到大众舞台之上,戏曲作曲也越来越受重视。徐锵老师选择这门专业并愿意把它继续发扬下去,也便是经过了如同戏曲所经历的变迁这般岁月,因为用心,所以优秀。全身心、全部感情地投入。将自己变成音乐的一部分,坐在谱架前细细听那些唱段,陶醉亦难以言喻。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一直以来,徐锵老师为了三件事奉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一是教学,二是创作,三是研究。教学是他的本职工作,身为中国戏曲音乐学院的讲师,她喜欢与学生呆在一起。创作上,除了善长的黄梅戏创作与配器,她担任过许多歌曲和器乐曲的创作。研究方面,徐锵老师平日里用心于一些科研项目,为自身,为戏曲,为创作从未停止过奉献精力和汗水。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与徐锵老师谈起对未来的打算与规划,她提到希望将教学方面的课程体系做进一步的完善,增强实践创作能力,希望带给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更全面的知识。曾经的她总是将成为教师变成目标写在人生的路标之上,完成之后也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与专业相关的事情上,现在的她有了身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却依旧为教学投入自己的大半精力。从未满足于现状,徐锵老师将完善自身、完善教学作为一生的事业。她面对新事物,新音乐的出现,需要了解的也有好多,比如流行音乐对现时代的冲击等,需要学习的也好多,未来的道路上每分每秒都要努力。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对于学生,戏曲作曲是唯一的五年制专业,西方音乐作曲基础和戏曲的相关程式性的东西需要同学们慢慢积累,除了要求掌握专业相关知识、所学剧种的唱腔,钢琴,配器,唱腔概论等也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学习完善好自己的专业,课堂上的徐锵老师是严厉的,规范着同学的所有行为,照顾着同学的所学所想,课下的徐锵老师又是温柔的,关照着同学们的衣食住行,体贴着同学们的努力与辛苦。
在学生眼中,班主任上课认真负责,平常和蔼可亲,这些同样也深深扎根于同学们的心里,她是严肃的师长,更是体贴的家长。与徐锵老师谈及关于学生的话题,她谈到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光也是互相尊重的过程,每个班都有个性的孩子,所以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 提到老师与学生,大部分人会觉得老师像是家长关心、体贴,在同学们眼中,班主任的课是很严厉的,每分每秒都认真负责,而对于自己学生的表现,听的最多的也便是徐锵老师欣慰的赞叹与称赞。作为班主任,相比初高中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大学的班主任给予学生更多的还是帮助与引导,在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中给予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相互了解,相互尊重。
挥毫泼墨的手笔,书写明天的画卷;摇曳的身影,讲台上,寻找弄潮儿的波澜。这时而发出的声音,就是老师的轻轻自言,叫绝拍案,这时常翻阅的教材,连接着遥远,承载着期望,带着学生走向艺术的顶端。